今年3月,我和小孟參加了教育部"友善台灣--境外學生友善家庭計畫",經過非常扎實的4個小時課程後,我們拿到了培訓證書,可以開始接待外國學生。

這是一個完全無償的活動,一切費用都由接待家庭支出(或是和接待學生商量共攤),但我們還是決定參加,前因就是我們因為語言隔閡,在高速公路路口拒絕了一個想搭便車的外國學生。事後覺得很不對,也很可惜錯過了一個讓孩子增加世界經驗的機會,所以就去報名這個計畫了。

暑假終於有機會可以接待外國學生,培訓中心先以e-mail和電話連絡,確定沒問題後,再由學生和我自行互相連絡。我分配到的學生是一位馬來西亞的女生Karyee,在崑山科大念書。她先e-mail給我,全部都是英文,還好我看得懂,但回信就是問題了,我查了好些單字和文法,才說清楚那個週末預定的行程,並問她有沒有想要的其他行程。

我是第一次當接待家庭,Karyee也是第一次當接待學生。彼此都是誠懇而謹慎的,也都各自揣想對方是怎樣的人吧!

 

第一天

7月22日(六)-23日(日)是接待的日子,早上9點多Karyee坐公車來到我們家附近,我載著小孟、孟弟去接她。

Karyee很客氣,給了一袋馬來西亞的伴手禮。一開始真的有點生疏,先介紹環境,家裡面和整個大樓;再來在餐桌寫書法,介紹馬來西亞的習俗,就讀視覺傳達系大四的Karyee還畫了一張馬來西亞的傳統住宅、衣著和小吃的圖案呢!Karyee和小孟、孟弟都是坐得下來的人,感覺在這過程中,大家都漸漸自在起來了。

IMG_0028.JPG

午餐當然是台南小吃,買了碗粿、乾米粉、客家粄條、乾意麵、貢丸湯和油條湯,Karyee選了乾意麵和油條湯,其他的我各用一點給她吃,她卻大部分都吃不下了。那時才知道,原來她是客家人,祖先大概是鄭和時期遷居到馬來西亞的。她從小讀華語的國小,所以華語很好,從見面開始我們全程用華語溝通,呵呵!

下午去天公廟拜拜,在家先跟她介紹了天公廟的淵源和介紹農民曆,農民曆顯示,今天是適合拜拜的日子。到了天公廟,依照慣例拜了一輪,Karyee對月老紅線有興趣,想要求一份回去,但擲筊都不成功,問了廟方人員才知要說如何還願,很神奇,照著說後就聖杯了。在宗教習俗方面,我還有很多要學習。

回程經過林百貨,進去走馬看花了一下。

晚餐是香港茶水攤,Karyee很喜歡,還要了菜單回去,下次要帶同學來吃。

晚上是看雲門舞集的戶外公演,在體育場,劇目是"十三聲",大頭和孟弟沒去。為了今晚,昨晚還先探了路,怕人太多,看來是我多慮了,人雖然多,但一點都不擠。很想看完,可惜主題是艋舺傳統廟會和庶民生活,小孟看不下去,台灣味太重,Karyee也看不懂,看了50分鐘後就回家了。

回家已快10:00,洗澡就睡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