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  今天偶然翻到四年前聽演講所做的紀錄,跟兒童的性別心理發展頗有關係,貼出來與格友共享與指正。


 



馬長齡教授談「從大腦功能談性別發展」


 


.男性腦、女性腦


 


  早在懷孕六至七週時,母親提供的雄性荷爾蒙濃度,即決定胎兒將來是屬於「男性腦」或「女性腦」。


   


        所謂「男性腦」即是大腦的視覺空間區發展較發達,影響在於視覺、空間、數學推理、高度抽象能力較佳,行為上較進取、有競爭心、自我肯定。


        另ㄧ方面,若大腦的語言區發展較發達,則左右半腦連結性較佳,對聲音、味道、嗅覺與觸覺較敏感,社交與私人情境較敏銳,是所謂的「女性腦」。


 


    所以不管胎兒的生理性別如何,都有可能產生「男性腦」或「女性腦」,一個人的個性男性化或女性化在這時就大致成形了。


 


二、神經元修剪


 


        人生另一次影響性格的重要時期是三至四歲時,大腦進行第一次「神經元修減」,大腦的神經元會用進廢退,男人教養或女人教養在這時已開始定型,是文化形成的階段。


        而大腦的第二次「神經元修減」則在青春期後,大腦形成一個精簡、有效率的網路,大腦永遠屬於施工的狀態,學習能力佳,而新事物的學習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。


 


    一個人會形成男性性格或女性性格,與先天大腦的功能組織關係非常密切,經由這樣科學層面的分析,希望能了解此先天設定的因素,而降低對陰柔男生或陽剛女生的偏見,尊重個別差異,維護人格尊嚴,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。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